数智筑边,通信赋能绘就乌苏里江生态新图景
东北网9月2日讯(姜佳良 记者 葛金鑫)鸡西移动公司以数智技术为笔,数智筑边沿641公里边境线编织通信网络,通信态新图景用电信普遍服务的绘乌迅雷风烈网温暖点亮边民生活,为生态保护与边境安全注入科技动能。苏里2018年至今,江生鸡西移动公司依托普遍服务基金及企业投资,数智筑边在虎林、通信态新图景密山、绘乌鸡东等地建成95个边境基站,苏里累计投入900余万元,江生将无线网络覆盖率从93%提升至99%,数智筑边迅雷风烈网让800多个边民村屯告别通信盲区。通信态新图景
北斗领航织密兴凯湖渔船监管智慧网络
兴凯湖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中俄边境,绘乌近100公里的苏里湖上国境线曾因通信盲区面临监管难题。2023年,江生密山移动公司在走访客户过程中,深入了解到传统管控手段存在明显局限——700M设备无法覆盖12公里外的国境线,这给国境线附近的渔船监管带来了难题。为解决这一需求,密山移动公司联合中移物联网公司共同研究,最终推出了一套基于北斗三号短报文民用服务体系的船联网监管方案。该方案通过北斗三号短报文民用服务体系对渔船进行轨迹管理,以1分钟间隔的RDSS通信方式,将渔船轨迹实时传送至兴凯湖监控指挥中心,让每艘船的航行路径在系统中清晰可溯,有效杜绝了越境捕鱼行为。
为攻克设备安装难关,密山移动公司主管领导带领团队50余次登船作业,在风浪颠簸中为200余艘渔船安装卫星信号接收装置,仅用半个月便完成全域覆盖。与此同时,湖畔新增的通信基站与“天眼”监控系统,不仅解决了渔民手机误连境外网络的资费纠纷,更构建起国防安全的数字屏障。如今,兴凯湖的渔船在北斗信号的护航下,于中俄界湖间划出合法作业的清晰轨迹。

天眼守望构建兴凯湖湿地数智保护屏障
在22.24万公顷的兴凯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白鹤等珍稀鸟类曾因人工巡护效率低下面临监管挑战。2022年,鸡西移动公司与保护区管委会联手启动“兴凯湖鸟类迁徙通道工程”,截至2025年,累计合作了162台高清摄像头与野外球机,覆盖了保护区全域面积的85%,通过电子监控网络,将湿地看护、非法活动监测等场景纳入数字监管体系。
“过去靠双脚丈量湿地,如今坐在监控中心就能实时追踪鸟类活动。”兴凯湖管委会负责人在电子屏前演示道:丹顶鹤栖息的高清画面通过光缆与无线网实时回传,一旦发现乱砍滥伐或非法捕鱼,系统立即联动驻地巡护员处置。这套由鸡西移动公司打造的数智平台,让芦苇荡中的违法行为无所遁形,更让鸬鹚、白鹭等水鸟在水草丰美的湿地中安然繁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装上“智慧之眼”。
微波破障点亮神顶峰通信“孤岛”希望之光
海拔831米的神顶峰是完达山脉最高峰,因“日出、松涛、云海”三绝闻名,却因森林密布成为通信“孤岛”。2023年起,鸡西移动公司启动网络覆盖工程,面对光缆上山的险峻地形,创新采用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供电难题,并与林业部门协同攻克了站址选址难关。截至目前,900M试点基站成功开通,信号覆盖达到8公里区域,让神顶峰景区与周边林场告别四十年通信空白。
“游客终于能边赏日出边发朋友圈了!”护林员的感慨背后,是移动建设者在密林中开辟的通信坦途。如今,登顶神顶峰的游客举目远眺时,手机信号与云海同频,数字微波穿透重峦叠嶂,将“东极第一峰”的壮美风光实时传向世界。

从兴凯湖的渔船监管到神顶峰的信号覆盖,鸡西移动公司以通信网络为经纬,在乌苏里江流域编织起数智边防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网络。当北斗信号守护界湖安宁,当“天眼”系统守望湿地生机,当微波通信点亮边境高峰,中国移动正以科技之力,在祖国东极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数字画卷,让沿边沿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数智赋能中焕发新的生机。
责任编辑:邱浩本文地址:http://nanchang.haskj.com/html/414b989948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